第 297 章-《穿到古代当名士》
第(1/3)页
宋时手握晋江文献网, 自然不需要从瓦特蒸汽机开始复原, 而是直接向着双向往复汽缸蒸汽机下手。文献里写着,这种发动机具备低转速大扭矩、运转平稳无噪音的特性,一直延用到了建国后。
那时代已经是内燃机和电力的天下,还能坚持在铁路系统服役的蒸汽机是何等优秀?
锅炉内的蒸汽温度至少上二百五, 压强得有个几兆帕, 比柴油机的动力还强大,比汽油机的运转性能还好吧
但因其用蒸汽驱动,必须承受蒸汽的高温高压,稍有泄露就是重大事故。宋桓两人越研究就越谨慎,虽然早把蒸汽机的理论、结构、材料问题摸了个底儿掉, 仍是不敢轻易动手制造, 先写信从汉中要了人来。
不仅要专业强的学生,还要汉中经济园业务熟练的铁匠。锅炉他们已经用了多年, 技术纯熟, 但传动的活塞、汽缸、管道、安全阀、减压阀、冷凝器……还要更多技术人员、最好的加工工人通力合作。
新年后清明时节, 桓凌便跟宋时回了宋氏老家保定祭祖, 祭祖后便以春游为借口去了一趟西边的涞源县。入山游玩时, 两人顺理成章地“发现”了石棉矿, “鉴定”为织造传说中火浣布的材料,采选矿石回来织造保温隔热的布料。
石棉污染极为致命,然而以眼下的工业水平也生产不出别的替代品来, 只得叫工人在采矿、织造时作好防护。等以后搞起火力发电, 有了电阻炉、甩丝机什么的, 再制造硅酸铝之类替代材料。
毕竟是从零开始攀科技树,条件有限。他们虽已将理论研习通透,有图纸可依,但试制之中未必不会出现意外。所以眼下的重中之重,就是紧抓安全生产——
宋时抄起茶杯,“吨吨吨”灌下一杯井水沁的酸梅汤,饱蘸浓墨,笔走龙蛇,在条幅上写下一行行拿出去可换得千金的安全生产警语:
“落实到岗,责任到人。”
“隐患险于明火,责任重于泰山。”
“落实生产安全责任,提高安全保障能力。”
……
渤海经济园的生产车间内外,都贴上了径尺大字题的宣传标语。
无论渤海经济园成长起来的工人还是从汉中来的老工人,每人一套宋院长编写的《安全生产手册》,必读必背,早晚抽查,凡有出错者当场离岗,打回去封闭学习。
工匠们战战兢兢地背《条例》,生产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,生怕出错,学生们的日子却比他们更不好过。
第(1/3)页